王有良在清理豬圈內的豬糞
商洛日報訊(吉文艷 左京)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我市廣大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著兩三頭豬,是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新農村建設,大部分農村人擺脫土地的束縛,或是進城務工,或是搞運輸、加工、商店等個體三產,這種原生態粗放的農村小規模散養逐漸式微,為市場經濟的大浪所淘汰。當“瘦肉精”、“注水肉”、“假牛肉”等食品安全領域的一件件聳人聽聞的丑聞相繼被爆料出來挑戰大眾的舌頭與良知的時候,流水線式的商品化、現代化養豬開始遭到質疑,原生態的綠色、小規模散養豬被人懷念。
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
家住商州沙河子鎮桐木溝村的王世安今年50歲出頭,家里祖祖輩輩都居住于此。桐木溝村位于沙河子鎮東南,坡地多而平地少,有一條山間小溪穿村而過,灌木高大而茂盛,低矮的草木茂盛而肥美。他回憶,自打他記事起,家里就養著三頭公豬和一頭老母豬,在村里算是富裕戶了。他每天的活就是滿坡架嶺地打豬草喂豬。“那時候是沒有飼料的,夏天就給豬吃草和樹葉子,吃剩的曬成糠備著等冬天沒有草時搭配著麩子、苞谷皮等糧食下腳料來喂。沒啥吃時,人吃不完的洋芋和紅薯也洗凈蒸熟了給豬吃。”王世安說,那時候農村人根本沒有去打工的習慣,村上也沒有村辦企業,農村商品經濟也不是很發達,基本都是自給自足,想要養活一家人就必須種地。但是糧食價錢太低,種一年糧食到最后根本掙不了錢,加之那時沒錢買菜籽油等植物油,吃油必須拿豬肉煉大油,所以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豬。同村的楊小良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我記得1995年的時候,苞谷賣到1毛2的價錢,我辛辛苦苦一年收了3柜苞谷,大概有個2000多斤,掙了不到250塊錢。我媳婦養的兩頭豬到過年賣的時候一稱,都是將近300斤,當年生豬的價格是4塊,一下子掙了2000多塊。”養豬和種糧的利益差竟有如此之大,難怪村民舍得拿糧食喂豬。
正是因為村民給豬吃的都是無任何添加劑的綠色食品,豬肉也才能如此健康美味。王世安回憶,那時人們窮,養豬都是要賣錢的,平時除了紅白喜事是斷斷不肯殺豬的,現在他還記得以前編的順口溜——“羊肉膻,牛肉頑,豬肉好吃咱沒錢。”也不知是不是因為稀奇,那時的豬肉也格外好吃。“肉洗凈,切成塊,放到大鐵鍋里的沸水中,投幾顆八角、大茴,干辣角,鍋下塞著疙瘩柴,呼呼的燃燒,三十多分鐘后,肉香溢滿土屋,又從窗紙縫中溜到門外,就連過路行人也放慢步子,吸著鼻子。”王世安說,以前大都是頭年農歷11月逮豬娃,喂到第二年臘月才賣,喂將近一年好的才能喂到200來斤,F在大型養豬場用的配方飼料,不到4個月豬就能出欄,養得好的能養到400斤,F在的豬肉膘厚,水一煮肉都卷起來了,不似以前雖然看著沒有膘,但水一煮肉就發了,而且肉香四溢。
王世安說,賣豬的時候每家都會留上成十斤肉,除去過年吃上兩三斤和煉油的肥肉,其余的都制成臘肉掛在堂屋的梁柱上,這就是接下來一年一家子的伙食改善了。煉的大油裝在廣口瓷壇里冷凝,只有每天炒菜時挖上一小勺。就連煉油剩的油渣子也是一道上好食材——包在鍋盔里又油又脆。賣豬的錢是不能亂花的,除去買豬娃和種子等生產資料的錢,其余花銷能免則免、能省則省,這可是接下來一年家里的花銷啊。精打細算、勤勞智慧的農家婦女就是用賣豬得來的錢打算著一個個樸實而實在的日子。
散養豬效益低失市場
王有良是桐木溝村為數不多的至今還養豬的人,他是桐木溝村的村主任兼支書。王有良說,他們村一直有養豬的傳統,村里186戶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豬,就連建房時都會設計豬圈?捎浾咴诖謇镒咴L時發現,多數的豬圈都已經廢棄或是被改為廁所或是柴房。
“大概是從2000年起,興起了用飼料喂豬,飼料喂的豬長得快也長得大,可我們農民哪懂得那些,還是走以前的老路,豬養一年還不如人家養半年的得大,慢慢地就失去了競爭力,被淘汰出市場了。”王有良說,越來越多的村民看到養豬掙不到錢了,開始想別的出路。于是,很多村民開始走出農村,進城務工。他們分散于城市里建筑、運輸、餐飲等不需要多少技術的服務行業,雖然掙得沒城里人多卻還是比在農村種地養豬強。
王有良告訴記者:“現如今村民出去打工一天最少也能掙六七十塊錢,一個月就是近2000塊,一年下來就能穩掙個萬把塊,比養兩頭豬劃算多了,還不用擔心豬得病啥的,輕松又省心,村民都會算這賬,慢慢地都不養了。”王有良的話在村民王剛民那里得到證實。王剛民家里共有4口人,兒子和女兒高中畢業后都去西安打工了,王剛民和媳婦王小英就在家里侍弄莊稼,王小英閑著沒事便養了兩頭豬。王小英說:“我養豬養慣了,雖然現在也不圖養豬養家了,但看著地里的草長得怪好,家里的麩子、苞谷皮、紅薯也多得是,好歹喂上兩頭也不算糟蹋糧食,還能掙點零花錢貼補家用。”去年過完年,王小英賣掉豬后一算賬才發現,自己辛苦養的兩頭豬不僅沒掙一分錢還給賠了。“兩頭豬共賣了3000塊錢,豬娃花了400,兩頭豬共吃掉苞谷1200斤,折合成錢就是1300多塊,冬天買飼料花了近200,加上用自家黃豆和紅薯配制飼料的錢折合500多,這些加起來就是2400。養個豬就得綁個人,一天三頓都得喂豬,算上人工費真的是賠了。”這次賣完豬后王小英不打算再養豬了。王剛民說,他兒子和女兒都叫他兩口子去西安打工。女兒給爸媽分別找了在超市當庫管和在飯店做服務員的工作,兩人加起來一個月也能有四五千的收入,比在農村種地強多了。
綠色養豬受市場青睞
王有良說,像王剛民家這樣的情況現在很普遍,村里現在近三分之二的青壯勞動力都外出務工去了,有的甚至舉家遷往城里或是西安。種地的都不多了,更別說是養豬。他作為村主任當然不能一走了之,看著了無生氣的村子,他也很著急。
在國家退耕還林政策的影響下,村里的大部分耕地都已經變成林地,發展種植業很有局限。鑒于村里有養豬的傳統,王有良就想把這個副業重新搞起來。說干就干,王有良將后院的一畝多空地建成15個相互分隔的豬圈,通了水和電等基礎設施,引進頗受市場歡迎又好養的祖代、父母代種豬杜洛克、長白、大約克三大系列,配套生產當前國內外極具優勢的“杜長大”瘦肉型商品豬。同時,為了縮短豬的生產周期,降低養豬成本,王有良根據不同種類生豬對飼料營養成分的不同需求,分類按比例精細配制飼料,再輔以豆渣、枸樹葉和紅薯蔓等豬愛吃的食物。
通過努力,王有良的豬150天即能出欄。王有良說,養豬最害怕的就是豬得病,他剛開豬場的時候不是很懂,只得雇了同村的獸醫張經善全程照料豬的防疫。一年以后,王有良已經能熟練地給豬打防疫針和診治,他向記者娓娓道來:豬娃出生后第三天就要打血素;長到15斤左右時就得預防豬得水腫,那個病的致死率很高,必須格外精心;后期還要預防豬瘟、口蹄疫、鏈球菌感染;夏天要把豬圈的風扇打開通風散熱,冬天還要放火爐給豬取暖,防止豬感冒。王有良每天都會定時清理豬圈內的豬糞,再用水沖洗豬槽豬圈后消毒,以防止細菌滋生和交叉感染,F在王有良豬圈的存欄量一直保持在70頭左右,一年凈利潤大概6萬元左右。
“經過這幾年的摸索,我發現農村養豬不能小打小鬧,只養那么三五頭是掙不了錢的,也發展不下去;也不能繼續以前的老路,只給喂草和糧食,一養就養一年既滿足不了豬的生長需要,也不符合市場的要求。”王有良告訴記者。
散養土豬商機無限
最近幾年,總有外地客商打聽村里有沒有那種散養的土豬,不明就里的王有良細問下才知道,隨著現代化的大型養豬場的不斷涌現,生豬市場也日趨飽和,加之消費者對豬肉品質及口味的要求提升,這種商品豬已不如以前那樣具有競爭力和吸引力,反而是生長周期長、不吃飼料的散養土豬因口感好、綠色健康而受到消費者歡迎,價格也隨之升高。一位來自湖北的生豬客商說:“現在人們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對豬肉的要求也高了很多,飼料喂養的商品豬又柴又膩,吃久了難免膩煩。農家人自己養的豬口感好,又是純天然綠色食品,再加上消費者的獵奇心理,一斤能賣到三四十塊錢,還供不應求呢。”
得知緣由的王有良看到了新的商機,客商要的不就是以前每家都養的那種豬嗎?只要能賣得好價錢、有市場,就不愁沒有村民愿意養,畢竟還有走不出農村的村民,畢竟農村有養豬的天然優勢?墒,王有良在做群眾工作中卻遇到了阻力,村民多是持懷疑與觀望的態度,7個組支持的僅有不到10戶。王鎖成說,前些年養豬實在是養怕了,原來他家的三頭豬已經長到100多斤的時候便得了豬瘟都死了。本來也不掙錢,這次以后他就不再養豬了,沒想到一扔就再不想拾起來了。楊軍民一家倒是想養,但是擔心銷路不好,消費者不肯買賬,那跟前些年養豬的境況比有啥不同?
嘴說無用,實踐是最好的證明。王有良就從自身做起,希望以自己的成功經驗說服大家,做好群眾的致富帶頭人,F在王有良的豬場已經不準備再進購飼料,完全代之以青草、枸樹葉、紅薯蔓等植物和麩子、苞谷皮、蒸紅薯等農作物。下一步王有良準備承包村里兩畝平地,種上苜蓿,讓豬在苜蓿地里自由活動吃食,實現真正的散養。由于豆渣炒熟后是豬最喜食的豬食,而直接把黃豆磨碎給豬吃又太浪費,王有良準備購買一臺打油機,黃豆榨出的油可以賣錢,剩下的豆渣給豬吃,一舉兩得。
王有良說他現在的心愿就是繼續擴大散養豬的規模,擴大規模效益,再帶動鄉親們“重操舊業”,不用背井離鄉即可實現致富。目前,王有良的豬長勢良好,已經有河南、湖北、西安等地的客商慕名而來,與他達成購買意向。